【河南日报农村版】加快高校科技资源转化 助推河南产业创新升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校承载着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已成为企业、产业、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中原经济区崛起的背景下,河南省能否抓住和如何抓住高校科技资源转化为产业创新资源的发展契机,对振兴河南经济乃至中原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和现实意义。
增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高校应明确科技成果的转化价值,引导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充分对接。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确保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释放科技活力。加强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下放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激励高校科研人才投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拓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渠道,优化资源配置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活动、价值活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拓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渠道,一方面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初期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及专业的管理和运营保障。
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协调机制,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过程。一方面鼓励地方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外部创新主体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攻关等方式共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促进学术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创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和地方高校、企业研究中心、各大科技园区以及科技孵化器等技术产业化创新平台建立合作互惠关系,提高区域内科技资源利用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反馈模式,建设动态监测系统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监督与评价反馈机制,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方面要构建长效评价机制。引入用户、市场、行业专家等多方评价主体,根据项目类型、成果形式和人才特点,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建立起与岗位特点、学科特色和研究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指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进行全程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问题,主观评价与客观反馈相结合,以更好地进行科学决策。
[陈康 作者系郑州财经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24jc028)研究成果]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