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新观察 | 谋定而动,2024向“新”而行!看新乡科技如何“解题”新质生产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吕晨阳 通讯员 宋光莉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两会之后,以创新为名,奋进春日,一场围绕“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争先”,以科技为引擎的发展竞速赛在全省上下铺展开来。
近看新乡:首家省级农高区中原农谷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获批,“阿兹夫定”项目获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平原实验室揭牌;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392家,“瞪羚”企业32家,全市各级各类研发平台1943家;全市共33项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励……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乡有基础,有优势,更有太多期待。
“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只能是高质量发展。”这句话既是新乡对2023年自身表现的概括,也是对2024年继续奋进的承诺。
3月13日,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工作学习会议的召开,掀起了全力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引育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突出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热潮,一个更有活力的城市,正从春天中走来。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乡市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未来,将继续深入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力争到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目标达到75%;高新技术企业目标新增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目标新增80家。
成果转化是链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单个交易额突破千万元!转化收益将突破亿元!新乡市成果转化捷报频频,喜讯不断,中原农谷建设成效初显。
河南科技学院的“百农607”和新乡市农科院的“新麦58”小麦新品种实现成果转化;新乡医学院的“高效表达细胞培养系统的构建”成果获得300万元科研经费,实现20年5%销售额的转化收益。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一个热词,新乡各行各业都在以新质生产力续写更多“春天故事”。中国农科院农灌所联合新乡国资集团、北大荒农服公司、辉县市推进了“四方两园”项目,集成了13项“产业化技术服务包”,涉及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22项,评估价值共计824万元,共同建设了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着力打造全国高端智慧灌溉装备研发和制造产业基地。
该产业基地以“新”“智”的力量激活了新质生产力,吸引了国内近20家知名灌排装备企业入驻,实现了智能灌溉水肥一体机、全自动过滤器、数字化喷灌机组、智能井堡等系列技术成果的就地转化。
随着新乡市科技成果政策红利的逐步显现,目前,该市已落实兑现了第一批奖补资金27万余元,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69.73亿元。众所周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需要经历概念验证、小试、中试、量产等多个环节,新乡为切实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今年力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新增20家以上。
此外,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乡高校又该如何寻找“破题之法”?河南师范大学牵头申报的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实现了河南省高校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对接企业需求,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签订技术合同260多项,技术交易金额超过亿元。
河南师范大学栽好了这棵招才引智的“梧桐树”,靶向引进了一批“高精尖缺”的创新人才和团队,目前,已有病原学、病毒学等相关专业优秀博士10名,pi团队5个。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人才聚”方能“科技兴”。
同时,新乡各大高校还将全面扩大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产教融合,实现2024年驻新高校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发明专利授权数不低于新乡全市总量的1/4,通过探索完善推动科研项目的对接、招引、落地与转化,积极筹备第七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
“预计到2024年,我市将建设2个具有引领作用的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并培养突破500名专业化技术经纪人。同时,将推动在新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其中重大科技成果30项以上。”新乡市科学技术局负责人说道。
(来源:)